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

关于Twilight(暮光之城)

电影, 我觉得是电影让连续N周位居畅销书版版首的"Twilight"系列书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, 一时之间红透全球. 电影带红了书, 电影自己不用说是热得烫手. 而且其拥趸者十有八九是花季少女, 以及其他年龄层次的女人. 我就是属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女人之一的Twilight的迷恋者.
北美率先首映之后, 11月21号起,网络上就有各式各样的抢版可供下载. 我以一种追求最好的心态, 强压着痒得难受的好奇心和时不时迸发的冲动. 不去看抢版, 书也不看, 连各种花絮都不看. 12月19号, 香港开始有得看. 首场放映时间为12月19号上午10点. 那天,我一起床就直奔中环IFC MALL. 那里有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电影院. 看完觉得其实挺一般的. 但是我很清楚里面有几个元素足以让青春期的女生为之疯狂.

俊男美女云集:
此部电影主要围绕"贝拉",爱德华和其他若干吸血鬼编造的. 古伦一家是好的吸血鬼, 只吃动物不伤害人. 另外几只"游牧吸血鬼"是坏的, 时不时拿人开荤. 但是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. 无论男女,都是漂亮的让人眼睛发亮的生物. 我都说过了. 走花痴路线的电影连续剧之类的,在这方面一定要做足分量啊. Twilight何止分量足,简直就是视觉的饕餮大餐, 满汉全席了. 饱死人不偿命的. 在花花绿绿的帅哥美女丛中, 看花了人眼, 迷失了心智. 万物皆寂, 唯有美人.

古伦一家:



街头阿飞吸血帮:



最凶残的一只James, 身材不错. 电影中有不少这哥门大show特show身材的片段. 动不动的就半裸.
第二个吸引人眼球的元素, 就是美景. 里面有很多镜头像优秀的风景照. 贝拉和爱德华在很高很高的树顶上, 鸟瞰绿野绕镜湖的山川美景. 贝拉和爱德华在青草野花丛中躺着仰望万里碧空. 贝拉和爱德华在森林深处, 阳光下, 聊天. 可惜很难找到这些镜头的截图. 我随便贴两张就是了.


第三个人气元素, 从视觉攻击转为听觉. 背景音乐跟电影场景配合得很好.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爱德华和贝拉在德彪西的"Clair de la lune"的钢琴曲中相拥而舞的那一段. 浪漫到极致啊. 还有为这部电影特地创作的"Bella's lullaby"也是很好听的. 当他们在树顶上的时候, 背景音乐就是这首. 那个古伦家的棒球那一幕, 简直像MTV, 超级有动感和震撼力. 这个时候的背景音乐是"supermassive black hole". 要去电影院看才有这个效果. 我后来在家里下了一部抢版的看, 觉得其感染力不到影院效果的1/10啊.
第四个元素, 也是最关键的元素. 就是情节咯. 火辣辣的爱情故事. 17岁, 高中, 青葱岁月, 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. 这个时候的爱情故事, 无论怎样俗套, 怎样青涩, 总是如嫩绿嫩绿的刚摘下的水果蔬菜, 白吃不厌. 而且, 我始终觉得,这部电影是拍给女孩子看的. 正如洛杉机时报所言:暮光之城让人回到少女时代. 确实, 这部电影在大银幕上展现女孩子们的梦: 英俊多金神秘的男朋友, 深爱着自己. 魔法的世界里, 充满梦幻的惊喜. 自从我的生命里有了你, 每一天都是梦. 只有更美没有最美. 而且, 最棒的是, 你我的青春将永驻, 时光永远停留在最完美的时分. 我的梦,永无终结, 没有梦醒时刻. 当然啦, 这么完美的剧情, 观众看完走出剧院, 再对比一下自己的现实生活, 肯定诸多感慨. 唉~~~, 有时候, 还会泪流满脸, 不是为银幕上的人, 而是为自己而哭泣. 为何世间这么多美好的事, 我碰上的, 却全是不幸呢?

下面两张是爱德华和贝拉在高中毕业舞会,美国人称"Prom"上跳舞的场景. 背景音乐是"Flightless bird, American mouth". 跟这场景很称, 而且很温馨很有圣诞的感觉.

我个人觉得最帅气的是演Jasper的那个演员"Jackson Rathbone". 我觉得他好像个真正的王子哦. 很优雅很有那种高贵的气质.








看完了电影之后, 我对后面的情节发展很感兴趣. 于是就直接看了那一系列的最后一本书, 第四本, Breaking Dawn. 因为这本书暂时还没有中译版, 所以我看了英文原版. 比较费时间就是了, 但也还是给看完了. 作剧透是不道德的事,所以我不会作. 不过呢, 假如我是负责为这本书作宣传的人, 我会在其宣传海报上写上这样的话:
热带海岛蜜月, 贝拉蕾丝性感内衣极致诱惑
贝拉与爱德华之女,半人半吸血鬼
祸从天降:吸血鬼之王领众欲诛古伦一家
大战在即, 古伦一家联合各界盟友誓与其抗争到底
爱德华与贝拉的爱情何向和从?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结局如何?请看Breaking Dawn,答案即将揭晓.


沒有留言: